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改革 县委办下属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软件开发学习 197 2023-08-15 17:46:50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后,如何将县委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县委办公室顺势而为,同步谋划,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职责,优化布局,明确定位,做到全面“三步走棋”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与建议鉴于当前转型期的社会特征,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进。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1、湖南下月启动新一轮事业单位聘用改革打破终身制

以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基本都是跟着人走。今后,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后,工作人员的工资将与岗位相结合,待遇随岗位确定。11月8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将启动新一轮事业单位用工改革,重点加强聘后管理,建立聘用合同登记制度。到2013年,全省事业单位全部实行全日制用工制度,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由固定用工向合同用工转变。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2、求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稳步进行各项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1 .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一、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十五大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关于卫生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 从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出发,以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理顺政治职能,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搞活用人制度,为推进卫生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3、2022年事业单位还改革吗?

2022年,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改革。2021年10月7日,黑龙江省已如期完成改革任务。黑龙江共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8.3万人。但从回收来看,市县占回收的绝大多数,共有7万人,占回收总量的84.34%。山西:机构精简69%,编制精简59%。2021年5月14日,据人民日报报道,山西省事业单位重塑改革总结会召开。改革完成后,山西省直属事业单位由1205个精简为370个,精简69%;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市县两级事业单位改革也将于2021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注意事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职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以德、能、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只注重学历、资历、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让专业技术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化专业,让有贡献的人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4、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首先,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这是改革的基础和突破口。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社会职能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类。同时,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对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进行细分,将主要承担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归为公益类,主要承担一般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归为公益类。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要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承担行政职能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要因势利导实施改革,结合探索实行大部门制,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将转隶机构调整为内设机构的,必须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另行设置。要确保“两个突破”,即不突破各级政府机构现有编制限额,不突破现有人员编制总量,防止新的扩大。第三,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5、县委办下属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县委办公室顺势而为,同步谋划,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职责,优化布局,明确定位,全面开展“三步走棋”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首先是剥离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将全部、主要、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机构纳入改革实施范围,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将县惠民帮扶中心、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资产管理处等县委县政府直属机构纳入相关党政机构;对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县社会保险管理局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在全面清理职能的基础上,将行政职能划入主管部门。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二是突出协同效率优化和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属性,实施与党政机构改革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划转、调整、优化、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台县机构调整方案。共调整隶属关系316个,更名38个,规范11个,整合4个,撤销7个,重组1个,新设5个。同步因主管部门职责调整需要调整的事业单位职责,如城镇规划建设院等。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6、事业单位深化改革之后,“临时工”该怎么办?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是处于绝对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在党政机关,临时工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一方面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有关,全面引入社会和市场可以承担的服务,由政府购买服务。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很多省市都出台了方案,基本都提到了去掉没有编制的临时工。所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临时工会逐渐被清理。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7、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建议

鉴于当前转型期的社会特征,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与公共服务的分离要与公共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管理严格分离,正确划分各自的职责,实现政府与公共服务的分离。政府行政机构应当承担行政职能,公用事业组织应当依法从事各种公用事业经营活动。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在重新界定和划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职责的基础上,实现政治机构的分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政治职责不分、政治机构混杂、政治人员混杂的现象再次出现。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督,防止行政机关占用或挪用业务经费。由于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责、职能和特点不同,应分别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实现行政管理体制的分离。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8、如何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1。科学界定文化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制定不同层次单位的改革措施,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文化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文化单位的多层次性。关系到主流舆论导向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各大报纸,要充分重视其特殊地位,加强对社会的影响,帮助其发展,实行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的有效合作方式。在扩大其业务规模的同时,要对其工作领域和目标进行长远规划。对于那些不适合企业改制的单位,要继续加大国家安全投入,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丧失原有的主导地位或明确的方向,在文化导向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使国家的文化发展始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9、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改革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决定》提出的改革部署,必将对事业单位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