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村民自治 简述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高中数学学习 125 2023-08-12 07:48: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法律吗?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自治村务,没有村民委员会自治法。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村民自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当然,除了村民组织法的意外,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要遵守,村民自治的决定和决议不能违反上级的法规。

村民自治法

1、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村民自治是指群众依法处理自己的事务,自主行使管理村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的一种民主形式。它包括由广大村民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村内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村务的民主管理,对村委会工作和村委会干部的民主监督,等等。正确理解和实施村民自治,需要把握几点:第一,村民自治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的,是依法自治。我们不能认为自主可以为所欲为;

村民自治法

2、简述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法理分析:村民自治的首要原则是直接民主。直接民主源于雅典城邦民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内在的美德和外在的民主参与能力。直接民主将民主理解为公民参与决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制度。第二个原则是社会自治。村民自治是一种基层社会自治,不是国家体制内的地方自治。村民自治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参与式民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村民自治法

3、 村民自治法什么时候实施的?

答案是1998年11月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自治村务。村民委员会自治没有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法律。中国没有叫村民自治法的法律,只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农村村民自治法。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审议的形式通过并公布。

村民自治法

4、什么是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是农村民主的具体体现,很多公民并不了解。简单说一下吧。1.“村民自治”一词始于1982年,当时中国修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自治组织。但是,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并没有对村民自治进行界定。因此,尽管每一位学者在研究村民自治时都思考或界定了它的含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村民自治法

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也解释说:“村民自治是指在农村由群众依法成立村民委员会,管理自己的基层事务。解决我国基层直接民主是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层民主制度。”3.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也解释说:“我国村民自治是农村地区农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实行自己的事务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法

5、村民自治制度

法律分析:村民自治制度的含义:村民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根据相关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成立村民自治组织,行使自治权,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41条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以及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治理良好的村庄。

村民自治法

6、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

村民自治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的。当然,除了村民组织法的意外,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要遵守,村民自治的决定和决议不能违反上级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经1998年11月4日NPC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为了保障农村村民自治,让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村民自治法

7、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根本保障是宪法,具体保障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根据现行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根据现行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

村民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保障农村村民自治的法律。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1998年11月4日起施行。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了一些修改。

8、 村民自治法高于法律吗

法律分析:一切自治都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基础。超越法律法规就是犯罪!可以向乡镇或者县纪委举报村官的行为,村民有自治权,但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任何与法律相冲突的协议都是无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乡(镇)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