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权力行为是否符合宪法?

行车技巧学习 130 2023-08-02 06:15:39

立法法明确合宪性审查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2023年立法法修改,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部署要求,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坚持对立法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合宪性审查:明确法律案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规定: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涉及合宪性问题的相关意见对法律案中涉及的合宪性问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应当在修改情况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

合宪性审查

规定:有关国家机关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同时对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规定了处理的主体和程序。在修改过程中,有的意见提出,在备案审查的相关规定中,同时出现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和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表述,在内容上有交叉。

合宪性审查

1、对国家公权力的行为是否合乎宪法所进行的 审查称为什么 审查

法律分析:国家公权力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审查called合宪性-1/。是指特定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法律、法规、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处理审查的制度。其职能是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三十九条。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负责推动宪法实施,进行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1/,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

2、 合宪性 审查的主体

法律分析:中国的合宪性 审查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各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NPC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NPC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并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4)解释法律;(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作出的部分调整方案;(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