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天的截至6月底,全国今年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979万亩、石漠化土地治理任务367万亩,均占年度治理任务近七成。其中,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区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638万亩,占全国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的65.2%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区完成石漠化土地治理238万亩,占岩溶地区完成石漠化土地治理任务的64.9%。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 措施?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有11次沙尘暴。(2016新课标)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民勤周边沙漠分布广(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和冷空气活动频繁(正好在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并伴有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窄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大。
2、云贵高原石质荒漠化的原因和 治理 措施有哪些?云贵高原石漠化的主要成因与水土流失相似。自然原因:地形落差大;夏季暴雨多,对地面有较强的侵蚀作用;石灰石中的一些成分易溶于水,容易随水流失;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采矿、采石、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后裸露岩石,即石漠化。治理-2/:优化产业结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沼气和节柴灶;
3、 石漠化 治理的地学理论1、石漠化 治理建立地学模型的指导思想是:从地学角度整治地质环境,通过合理有效地开发岩溶山区的岩、土、水资源,提高环境承载力,改善脆弱的环境条件,以协调人类需求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平衡岩溶山区人类生活和生产对资源的需求,为其他学科提供地质基础平台石漠化治理措施,从源头上杜绝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2.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系统石漠化贫困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产物,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事实证明,只有解决好山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温饱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摆脱贫困,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否则,无论实施多少地表整治工程,都难以杜绝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石漠化生态修复很难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