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打了乙型脑炎疫苗有危险吗3个月宝宝打了乙型脑炎疫苗是不应该发生的,如果已经发生,需要注意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发热、注射局部红肿、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乙型脑炎疫苗包括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两种,前者的接种人群是8月龄以上的儿童,后者的接种对象是6月龄以上的儿童,乙型脑炎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过敏反应。
3个月宝宝接种了乙脑疫苗,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表现,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良影响。裘艳梅|小荷医典专家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重要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疫苗Introduction乙脑将病毒接种于仓鼠肾细胞,培养至一定浓度后收获病毒液,用甲醛灭活制成疫苗预防用乙脑。接种对象(1)乙脑疫区6个月至6岁儿童。(2)从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成人或游客。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接种并皮下注射。接种剂量:见表1。第一次接种和第二次接种的间隔为7-10天。地鼠肾组织经培养疫苗灭活,基础免疫注射2次后,中和抗体阳转率为60%~85%。
转正率可达90%以上,并可长期维持。流行病学效果经过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预防接种反应禁忌症(1)预防接种反应大多数人对预防接种无反应,只有少数儿童注射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发热很少,一般在38℃以下。少数人出现头晕、头痛、不适等症状。偶发性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2、 乙脑 疫苗的 不良反应的处理接种乙脑 疫苗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只需对症处理。接种后发生的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2不良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但发生率远低于纯化鼠脑疫苗,应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一般效果较好,处理原则是立即停止使用可疑的疫苗及其结构相似的疫苗;输血促进排泄,使用抗过敏药或类固醇;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注意护理;抗组胺药可选自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和扑尔敏,或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于过敏性休克和严重急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尽早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一般应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300 ~ 500mg/d或地塞米松10 ~ 30mg,直至体温正常,皮疹逐渐减轻或口服泼尼松。对于症状较重、皮疹广泛的患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短期适量给药或遵医嘱早期应用大剂量均有较好疗效;过敏性休克成人皮下注射1: 1000肾上腺素0.5ml,儿童每次注射0.01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