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周末在家辅导孩子功课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古人智慧利用之铺地锦计算法。和大家分享下:铺地锦是利用格子来进行计算的:先把乘数分别写在方格的上面和右面,然后把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和另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相乘,积写在相应的方格里,再把斜对着的数分别相加,得到乘积,因为计算完了以后,形如我国古代织出的锦缎,因此我国的劳动人民给这种计算格式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铺地锦。
单纯的读数数字写汉字,例如105读作:一百零五,而读运算,例如乘除法或比就写数字,例如六年级读比2:3就读作:2比32×714是乘法运算,所以读作2乘7等于14.它强调的是运算的读法。读作当然写汉字啦,我们是中国人,说汉语,因此说出的话要用汉字才叫“读作”。读作用汉字,因为是要读出来的,比如是3x4,就读作三乘四。管他三七二十一,反正读作一定是大写汉字,写作一定是阿拉伯数字。
2×714是乘法运算,所以读作2乘7等于14。它强调的是运算的读法。读作:用中文字按读的方法写出来。写作:用阿拉伯数字把数写出来。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板书:除法)可以这样列式:12÷43(摆的方法不同,列式也不同。)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是除号。数学乘法历史:最早最详细的关于十进位制乘法的规则,首见西元400年左右孙子算经。
什么是格子乘法?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两个乘数656和252分别写在格子的上方和右方,并根据乘法口诀写出每格对应数字的乘积,例如5×6=30,3写在黄色方框的左上角,0写在黄色方框的右下角。再将斜线方向的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字写在斜线的下方,满十向前一格斜线进位。例如:右起第三个斜线方向的数字为:2+3+5+1+2=13,斜线下方写数字“3”,并同时向前进“1”,第4根斜线方向的数字相加则为:1+0+2+0+1+“1”=5。
格子乘法在我国古代叫做“铺地锦”,因为它形如编织锦缎,因此有这个形象的名字。它介于划线和算式之间,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对格子算法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格子乘法的具体步骤:我们以19×87为例。第一步:画出矩形,并画出斜线(如图1),将两个因数分别写在格子的上侧和右侧,这里将因数19写在上侧,87写在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