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时出家,擅长诗歌和绘画,画水鸟,尤擅画水乡风光,以雁、鹅、白鹭为饰,人称“惠崇小景”,1,这是一个人的名字,《惠崇春江小经》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春江晚景是惠崇的画的标题,《惠崇春江小经》中的“惠崇”(又名惠崇)指的是福建建阳和尚,宋初九僧之一,擅长绘画。
1,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宋代和尚的法名。出生年月不详,生于建阳(今福建)。画水鸟,尤擅画水乡风光,以雁、鹅、白鹭为饰,人称“惠崇小景”。王安石和苏轼都很欣赏他的画。2.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时出家,擅长诗歌和绘画。作为诗人,他专攻五律,多写自然景物,避免用典,力求精致干净,颇得欧阳修等人称赞。
《惠崇春江小经》中的“惠崇”(又名惠崇)指的是福建建阳和尚,宋初九僧之一,擅长绘画。春江晚景是惠崇的画的标题,《惠崇春江小经》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竹外三两桃花,春江水暖鸭先知,沙滩上长满了艾草,芦笋也开始发芽,河豚正准备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河流。竹林外开了两三朵桃花,水里游着鸭子,他们最先注意到早春时河水变暖。沙滩上长满了藜蒿,芦笋开始发芽,河豚也正准备从海里逆流游到河里,这首诗成功地描绘了早春河畔的景色。苏轼以其细致而敏锐的感情,捕捉四季变化中的景物特征,表达了他对初春的喜悦和赞美,全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诗人苏轼提出“诗画相通,以精鲜为特征”(《燕陵王书·画二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书·跋》卷五《画与蓝田雨》),这在其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