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从齐骨(胸剑关节)到脐带的骨大小为8寸;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的骨量为13寸;从耳蜗水平条纹到外上髁顶端的骨大小为16英寸;前发际线中间到后发际线中间的骨密度是12寸。常用的骨测量表显示,头部各部位的起点常采用骨测量法测量,如果前发际线到后发际线未知,则从眉毛中心到大椎穴为18寸。
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放在一起。以四个横指的横长为标准,设为三寸。一寸分为两部分:中指和拇指。第二寸是把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一起。第二寸是取患者体表的某些部位作为测量穴位的长度单位。中指同大小是指患者中指中段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可作为四肢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同码”中的“1寸”,在不同人的身体中长度不同;高个子的“1寸”比矮个子的长,这是由身材比例决定的。“所以‘同大小’只适用于个体,不能用自己的‘同大小’在别人身上找穴位。找穴位是不可能的。”常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有体表标记法、骨度分寸法和手指比较法。人体上有一些固定而明显的标记,用这些标记取穴的方法称为体表定位。
【答案】:E骨测量定位法是以内节为主要折痕,测量全身各部位的长、宽,确定测量用于穴位定位。比如从齐骨(胸剑关节)到脐带的骨大小为8寸;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的骨量为13寸;从耳蜗水平条纹到外上髁顶端的骨大小为16英寸;前发际线中间到后发际线中间的骨密度是12寸。
3、骨度分寸的常用骨度分寸表部分零件的起点通常由骨骼测量方法表示。前发际线到后发际线的直线距离是12英寸,如果前发际线和后发际线未知,则眉毛中心到大椎穴的距离为18寸。从眉毛到前发际线3英寸,从脊柱到后发际线3英寸,乳房和腹部之间8英寸,一般来说,按肋骨计算,每根肋骨交叉1寸6分两点,胸剑连脐8寸,脐中间连耻骨联合上缘5寸,腰椎下部连骶尾部21椎骨,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七(胸)椎骨,髂嵴相当于第十六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