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唐慧能坛经行由品引神秀偈浅说:谓不断清除贪欲,愚痴等烦恼污垢,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从而正确理解一切事物,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浅说:此偈较神秀偈更进一层,谓身心、世界一切皆空,烦恼来自虚妄分别和执着,没有实体。明白这个道易学智慧星座运势#发财被爱好运常在理,当下解脱,不必时时勤拂拭。
我是菩提树,心如 明镜台湾,要经常擦拭,以免积尘。这是一个和尚和慧能的对话。沈绣(606?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是武德年间在洛阳受戒的。50岁时,他继承了禅宗五祖五祖弘忍大满禅师,六年后,他被提升为僧侣。弘仁死后,迁居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开禅宗北宗。他在大同出家了。身是开悟的根本(菩提就是开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以前在碧波罗树下悟道成佛,后人称此树为菩提树)。像明镜,心能照万物。
这里的“身”和“心”其实是互文的,意思相同,但“菩提”一词是古印度(梵文)菩提的音译,意为意识和智慧。用来指人突然醒悟,豁然开朗,突然进入觉悟的道路,突然悟出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在英文中,“菩提树”一词是peepul、BoTree或LargeTree,都是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唤醒真理的意思。
众生之身是开悟智慧之树,众生之心就像一面明亮的舞台镜子。做菩提树,心如 明镜台,是一副对联,平时用来教育人光明磊落,和看上去一样,出自唐代慧能写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佛性往往是清净的,哪里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明镜这是干净的,哪里来的灰尘?”做菩提树,心如 明镜台意思是人体如菩提树,人心如明镜。明镜台湾的意思是心的本性是清澈纯净的,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洗去世俗杂念,保持心灵永远明亮。
先有第二首,再有第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 明镜台;常擦拭,不使尘埃卑鄙:时刻照顾好自己的心态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抵御外界的诱惑和邪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实践的作用。菩提无树,明镜也不是舞台;世间无有,何处致尘?意思是世界是空的,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空字。如果心是空的,就不需要抗拒来自外界的诱惑,一切都从心旁经过,不留痕迹。
这是禅宗五祖选择接班人的一个典故:南北朝时,禅宗传到第五祖弘仁法师在湖北黄梅讲学,弟子五百余人,其中最好的是大弟子沈绣大师。沈绣也被认为是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年纪大了,想在弟子中找一个继承人,于是告诉弟子们,每个人都要做一首集子(有禅意的诗),谁做得好就传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