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11日,开始亲政的大清帝国最高领导光绪皇帝发出了明定国是诏,正式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大幕。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由颐和园返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下令将其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至此失败,在变法的103天时间内,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了110道变法诏令,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
在考察期间,亲历过日本明治维新的伊藤博文与维新派有过接触,也受到过光绪皇帝接见。变法失败后,李鸿章曾问过伊藤博文对变法的看法,伊藤博文说:治弱国如修坏室,一任三五喜事之徒,运以重椎,絙以巨索,邪许一声,压其至矣!意思是说改革如同修缮破房子,如果任由那些缺少经验者拿着重椎巨索大拆大建,很容易就把房子压塌了。事实其实正如伊藤博文所言,主导变法的光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大多徒有一腔热血和书生意气,却缺乏阅历,骤然之间掌握了权力,必然会急于求成,急躁冒进。
1、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事?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 1911年9月21日革命:1911年10月10日(农历新年)。戊戌变法失败时间1898年9月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历时103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0月10日(夏历1911年8月19日),武昌起义被枪决,标志着,
主要内容有:向西方学习,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和教育制度,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这场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9月,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禁,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遇难。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修建铁路的权利,激起了国内民众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了护路运动。
2、 戊戌变法的时间,代表人物和主要大事是什么?时间:1898年(戊戌变法之年)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刘光第、杨锐、徐琳等重大事件:政治:改变法规,裁撤冗员,明确吏治,允许官民写词,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不涉及争议。
改革财政制度,编制国家预算决算,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并未触及封建地权军事:消灭旧军、精练军队,改对外演习;征兵扩军,有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抵御外来侵略,加强人民统治文化教育: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文人八股开设太学堂,在各地设置中小学;成立翻译局;允许建立报纸和社团;奖励科学作品和发明,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对社会起思想启蒙作用。